| 2025年10月28日 | |||||
| 序号 | 项目 | 具体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限 | 进展情况 | 分管领导 | 责任部门 |
| 1 | (一)注重市场导向,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 |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积极落实稳岗稳工促开局“八条措施”,用足用好资金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工具,通过阶段性降费率、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等举措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减负稳岗,加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支持。大力推进“直补快办”“免申即享”服务模式,加快资金支出进度,以资金使用促进政策落实、服务落地,充分释放稳岗效能。(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1.落实失业保险降费率减负13335万元、一般性稳岗返还734.81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95.25万元、春节连续生产稳就业奖补602.25万元。 2.制定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办理指南,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71笔1130万元,新增企业稳岗扩岗专项贷款1笔1000万元。 |
潘 琳 | 就业科牵头,就业中心、人才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 |
| 2 | 深入挖掘就业增长潜能。搭建岗位对接平台,推广应用“数智人社”就业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统筹推进2025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推行“1对N”市场化引才招工服务,牵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我市重点产业提供对口劳动力资源,确保每条产业链有1家以上机构对接。推广零工服务渠道,加大对“莆田零工市场”线上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及时发布、定期更新零工招聘信息,促进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双向匹配。(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1.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3场,服务企业3403家次,提供岗位12.15万个次,并创新引入“AI”求职体验。 2.开展“用工服务专员一对一”活动,强化“1对N”引才招工结对服务,牵线15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重点产业链提供对口劳动力资源11732人。 3.至10月底,“莆田零工市场”已发展零工团长959人,线上平台登记的招聘需求对象累计7.95万人次,发布零工岗位1.78万个,达成交易1.87万单。 |
潘 琳 | 就业科牵头,人才中心、职介中心、信息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 | |
| 3 | (一)注重市场导向,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 |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实施“壶兰工匠”技能人才培育计划,重点围绕重点产业链所涉企业职业(工种)和就业重点群体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整合“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培训中心”载体资源,广泛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和技能培训。组织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开展培训指导,支持院校、行业组织和企业面向城乡劳动者开展技能培训。(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出台“壶兰工匠”技能人才三年培育计划,将制鞋工、缝纫工、手工木工、涂料生产工、橡胶制品生产工、数控加工、电工等市场需求量大的64个工种列入培训计划,发布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机构30个,已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6万人次,其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培训1.25万人次。 | 林高苍 | 能建科牵头,就业中心、技能鉴定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 |
| 4 | 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深入实施“莆惠就业”促进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集中开展帮扶,根据就业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就业创业服务,提供“1131”服务。积极兑现社保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见习补贴等政策,资助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既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又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统筹帮扶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加强跟踪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1.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56场,提供就业岗位3.05万个次。招募选拔“三支一扶”计划人员137人。新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110个。对5401名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1131”实名帮扶服务。 2.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25万元、见习活动补贴1058.2万元。资助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21个次128万元。 3.发放社保补贴194.58万元,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196.72万元。为我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推荐招聘会信息1.8万余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人次,新开发公益性岗位70个,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
潘 琳 | 就业科、人才中心、就业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 | |
| 5 | (二)注重协同联动,提升社保参保扩面力度 | 强化目标引领。依照省对市参保任务计划,制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方案,将职工参保、缴费情况纳入考核范围,科学设定扩面目标,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社保扩面工作有方向、有步骤。同时,注重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社保政策,提高用人单位、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对社保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保意识,营造全民参保的良好氛围(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将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扩面工作纳入市对县区绩效考核体系,促进目标传导到位、职责分解到位、措施落实到位。2月14日印发《莆田市2025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精准扩面工作计划》,确立分阶段、分重点的扩面工作思路,促进相关工作有序推进。8月19日,市人社、税务部门联合召开全市参保缴费扩面工作推进会。充分利用新春招聘会、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志愿者活动等契机,针对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企业主、企业人资经理等不同群体开展政策宣传71场,制作社保主题趣味短视频8期,累计浏览超10万人,开展各类扩面宣传活动106批次。 | 戴建忠 | 养老科牵头,社保中心、机关保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居民保中心配合。 |
| 6 | 强化部门合力。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研判、完善社会保险费催缴工作机制、建立社会保险执法协同,规范引导用人单位及职工依法参保缴费。同时,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开展“社保规划师”专题培训,培育壮大社保宣传服务队伍,构建覆盖市、县、镇、村四级服务体系,提高社保扩面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1.强化人社税务联动发力。3月24日,市人社、税务部门召集县区有关同志,商讨,7月4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参保缴费扩面的工作提示》,凝聚基层人社、税务工作合力,促进用人单位、职工依法参保,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积极参保。 2.发挥基层作用。以县区、乡镇社保工作力量为主要对象,开展社保规划培训6场,组建“社保规划师”队伍100余人,对各村居、小区实行挂钩包片,借助线上、线下渠道,为群众提供身边的热点社保政策解答和服务。 |
戴建忠 | 养老科牵头,社保中心、机关保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居民保中心配合。 | |
| 7 | (二)注重协同联动,提升社保参保扩面力度 | 强化数据赋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汇聚分析参保缴费、工商登记、税费申报及城乡居民、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等信息,建立应保未保群体清单,特别是困难群体台账,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落实补贴政策,确保其能够及时享受社保待遇。完善“网上社保大厅+微信公众号+一窗办理+社银协作”立体化登记渠道,缩短办理时间,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1.强化跨部门数据比对,整合参保缴费、市场主体、劳动者有关信息,建立参保数据台账。 2.落实市人社局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政府代缴工作的通知》,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加强数据共享、业务衔接,今年累计为5.47万名困难群体精准代缴居民养老保费1094.82万元。 3.持续拓展社保服务网络。依托“莆田人社”微信公众号,设立灵活就业参保一分钟申报渠道,累计受理超3500件。联合8家合作银行制定《关于印发莆田市“社银合作”服务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莆人社文〔2025〕93号),打造“社银合作”网点52个,梳理人社61项热门业务下沉,让“银行柜台”变成“社保前台”,让更多群众享受“就近办”服务。 |
戴建忠 | 养老科牵头,社保中心、机关保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居民保中心配合。 |
| 8 | (三)注重综合治理,提升就业权益保障水平 | 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指导和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依法保障职工劳动安全、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权益,切实履行用工主体责任,稳定职工队伍。开展系列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服务企业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劳动用工政策法规,引导企业进一步依法合规用工,更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1.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实行政府、国企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率“日通报”,指导和督促项目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着力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工资支付方式。今年已针对72家次重点项目组织4轮“安薪项目”专项调研,整改问题270个。强化与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联动,与公安机关等司法部门协作,今年共检查各类项目(用人单位)985户次,核处投诉举报案件491件。 2.充分发挥青年仲裁员在政策宣传咨询、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等工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青年仲裁员们已走进多家企业,接受企业面对面咨询43次、电话咨询140余次,多渠道推送仲裁案例25个,得到了企业的肯定。 |
林高苍 | 劳监科、劳关科分别牵头,权益保障中心、仲裁院按职责分工落实。 |
| 9 | (三)注重综合治理,提升就业权益保障水平 | 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重点对劳务派遣违法行为、非法职业中介活动和以职业中介为名谋取不正当利益及其他突出违法违规问题情况开展清理整顿,有效治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求职陷阱等乱象。加大惩处力度,对发布含有歧视性内容、虚假招聘信息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进行查处。(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02人次,对1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含劳务派遣)和 111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场执法人员对用人单位宣传法律法规,指导规范劳动用工,要求用人单位守法用工。 | 林高苍 | 劳监科牵头,开发科、权益保障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 |
| 10 | 快查快处劳动维权线索。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大对96333、12345、12333等投诉举报电话以及部省欠薪线索投诉举报平台的宣传推广,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做到有诉必应、接诉必办。加强欠薪线索处置,开展欠薪投诉案件动态清零行动,对欠薪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式推进、销号式办结,做到快速介入、及时查处。建立“一站式”的新就业形态争议调处机构,及时调解劳动争议纠纷。(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1.安排专人负责全国、全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办理,对“12333”热线运营开展公开招投标,提供“7*24”小时热线运营服务,坚持及时处置、高效办结、及时跟踪回访。整治以来,已办结上级平台欠薪问题线索5188件,已对部、省平台885条达成协议支付的线索全部开展跟踪回访,已全部支付到位。为规范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线索的转(交)办、督办工作流程,出台《建立欠薪问题线索跟踪督办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欠薪问题线索及时有效处置。 2.市本级及各县区均成立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中心,加强服务保障。落实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办理,2025年以来累计受理新业态劳动争议34件。 |
林高苍 | 劳监科、劳关科分别牵头,权益保障中心、仲裁院按职责分工落实。 | |
| 11 | (四)注重行风建设,提升人社政务服务形象 | 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进窗口 走流程”活动,推动“以进促优”“以走促改”,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通过12345、亲清惠企平台、政务服务“好差评”等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听取“两代表一委员”、企业经营者及城乡居民意见建议,加强与诉求人沟通协调,找准工作短板弱项,做到件件有核查、有回应。(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1.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开展“进窗口 走流程”活动,推动“以进促优”“以走促改”,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前三季度,人社政务服务评价141711条,其中:主动评价66715条、默认评价74996条,好评率100%。 3.强化12345诉求受理。目前,已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585件,按时办理率100%,并强化跟踪反馈办理,诉求满意率100% |
潘 琳 郑 潮 林高苍 |
法规科、办公室、劳关科分别牵头,相关科室、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 |
| 12 | (四)注重行风建设,提升人社政务服务形象 | 强化经办队伍建设。组织全市人社系统经办窗口负责人和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窗口经办人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80个学时(含线上培训),积极选派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参加上级各类业务培训。根据上级部署开展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采取灵活有效方式进行“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强化纠风治乱,纠治不作为、乱作为、服务窗口态度差等问题。(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1.组织开展市人社系统经办窗口负责人和经办人员培训14次,内容包括社保业务、警示教育、窗口作风建设、“高效办成一件事” 县区经验交流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 2.组织参加“法治护航、保障民生”202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治知识竞赛活动。 |
潘 琳 郑 潮 |
办公室、法规科分别牵头,相关科室和下属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 |
| 13 | 加大典型选树宣传。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人社事业发展成就、重点工作进展成效、机制改革创新、模范人物等内容,持续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用实际行动、实际成效赢得企业、群众的认可。(完成时限:12月底前) | 1.在“莆田人社”微信公众号推出人社微课堂、人社答疑、工伤预防宣传等系列主题宣传,制作发布人社政策清单,共通过“莆田人社”微信公众号、局门户网站发布信息912条,专题发布工伤预防小课堂18期。 2.“壶兰工匠”技能培训、稳岗稳工促开局若干措施等政策获得人民网、福建日报、东南网、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宣传。打造企业用工“全链条服务”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案例、“四个一”构筑数字化人才服务新模式入选全省人社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典型案例、构建“防督联治”体系提升欠薪治理效能入选上半年全省人社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
潘 琳 | 办公室牵头,相关科室和下属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