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2025年度省对市绩效考评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公众评议提升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莆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25年6月23日
2025年度省对市绩效考评就业和社会保障
领域公众评议提升工作方案
从省对市绩效考评公众评议情况看,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方面评价还有待提升,反映出民生事业短板仍然存在,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仍有差距。根据市效能办《关于做好2025年度省对市绩效管理公众评议提升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满意度,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和“五抓五比五看”活动,紧盯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脚踩在泥土里、踩在硬地上,通过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的效益更好惠及广大人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推进措施
(一)注重市场导向,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
1.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积极落实稳岗稳工促开局“八条措施”,用足用好资金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工具,通过阶段性降费率、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等举措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减负稳岗,加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支持。大力推进“直补快办”“免申即享”服务模式,加快资金支出进度,以资金使用促进政策落实、服务落地,充分释放稳岗效能。(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就业科牵头,就业中心、人才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潘琳)
2.深入挖掘就业增长潜能。搭建岗位对接平台,推广应用“数智人社”就业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统筹推进2025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推行“1对N”市场化引才招工服务,牵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我市重点产业提供对口劳动力资源,确保每条产业链有1家以上机构对接。推广零工服务渠道,加大对“莆田零工市场”线上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及时发布、定期更新零工招聘信息,促进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双向匹配。(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就业科牵头,人才中心、职介中心、信息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潘琳)
3.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实施“壶兰工匠”技能人才培育计划,重点围绕重点产业链所涉企业职业(工种)和就业重点群体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整合“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培训中心”载体资源,广泛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和技能培训。组织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开展培训指导,支持院校、行业组织和企业面向城乡劳动者开展技能培训。(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能建科牵头,就业中心、技能鉴定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林高苍)
4.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深入实施“莆惠就业”促进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集中开展帮扶,根据就业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就业创业服务,提供“1131”服务。积极兑现社保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见习补贴等政策,资助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既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又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统筹帮扶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加强跟踪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就业科、人才中心、就业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潘琳)
(二)注重协同联动,提升社保参保扩面力度
5.强化目标引领。依照省对市参保任务计划,制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方案,将职工参保、缴费情况纳入考核范围,科学设定扩面目标,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社保扩面工作有方向、有步骤。同时,注重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社保政策,提高用人单位、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对社保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保意识,营造全民参保的良好氛围。(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养老科牵头,社保中心、机关保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居民保中心配合,分管领导:戴建忠)
6.强化部门合力。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研判、完善社会保险费催缴工作机制、建立社会保险执法协同,规范引导用人单位及职工依法参保缴费。同时,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开展“社保规划师”专题培训,培育壮大社保宣传服务队伍,构建覆盖市、县、镇、村四级服务体系,提高社保扩面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养老科牵头,社保中心、居民保中心、机关保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戴建忠)
7.强化数据赋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汇聚分析参保缴费、工商登记、税费申报及城乡居民、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等信息,建立应保未保群体清单,特别是困难群体台账,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落实补贴政策,确保其能够及时享受社保待遇。完善“网上社保大厅+微信公众号+一窗办理+社银协作”立体化登记渠道,缩短办理时间,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养老科牵头,社保中心、居民保中心、机关保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戴建忠)
(三)注重综合治理,提升就业权益保障水平
8.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指导和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依法保障职工劳动安全、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权益,切实履行用工主体责任,稳定职工队伍。开展系列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服务企业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劳动用工政策法规,引导企业进一步依法合规用工,更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劳监科、劳关科分别牵头,权益保障中心、仲裁院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林高苍)
9.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重点对劳务派遣违法行为、非法职业中介活动和以职业中介为名谋取不正当利益及其他突出违法违规问题情况开展清理整顿,有效治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求职陷阱等乱象。加大惩处力度,对发布含有歧视性内容、虚假招聘信息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进行查处。(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劳监科牵头,开发科、权益保障中心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林高苍)
10.快查快处劳动维权线索。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大对96333、12345、12333等投诉举报电话以及部省欠薪线索投诉举报平台的宣传推广,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做到有诉必应、接诉必办。加强欠薪线索处置,开展欠薪投诉案件动态清零行动,对欠薪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式推进、销号式办结,做到快速介入、及时查处。建立“一站式”的新就业形态争议调处机构,及时调解劳动争议纠纷。(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劳监科、劳关科分别牵头,权益保障中心、仲裁院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林高苍)
(四)注重行风建设,提升人社政务服务形象
11.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进窗口 走流程”活动,推动“以进促优”“以走促改”,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通过12345、亲清惠企平台、政务服务“好差评”等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听取“两代表一委员”、企业经营者及城乡居民意见建议,加强与诉求人沟通协调,找准工作短板弱项,做到件件有核查、有回应。(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法规科、办公室、劳关科分别牵头,相关科室、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潘琳、郑潮、林高苍)
12.强化经办队伍建设。组织全市人社系统经办窗口负责人和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窗口经办人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80个学时(含线上培训),积极选派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参加上级各类业务培训。根据上级部署开展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采取灵活有效方式进行“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强化纠风治乱,纠治不作为、乱作为、服务窗口态度差等问题。(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办公室、法规科分别牵头,相关科室和下属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潘琳、郑潮)
13.加大典型选树宣传。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人社事业发展成就、重点工作进展成效、机制改革创新、模范人物等内容,持续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用实际行动、实际成效赢得企业、群众的认可。(完成时限:12月底前,责任部门:办公室牵头,相关科室和下属单位按职责分工落实,分管领导:潘琳)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单位)要把公众评议提升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中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组织实施、亲自督促指导,对照公众评议指标责任分解(附件1),指定专人具体实施,确保措施有落实、推进有监督、工作有实效。
(二)细化工作措施。各科室(单位)要对照推进措施分工,逐项细化工作内容,完善调度和推进机制,从7月份起,每月25日前向局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度,由局办公室汇总上报市效能办并公开接受监督。在推进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报告,从6月份开始,由局办公室每月整理并分别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报送阶段性成效信息。
(三)加强指导督促。各科室(单位)要加强内部协同配合,加强对县区工作指导督促,强化与省厅的联系沟通,上下左右协同发力,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局办公室要将提升举措列入全年重点工作清单管理,全程跟进、全程监督,防止工作流于形式,确保如期完成。
附件:2025年度省对市绩效管理公众评议指标责任分解
附件
2025年度省对市绩效管理公众评议指标责任分解
|
绩效管理公众评议指标 |
人大代表(党代表) |
政协委员 |
城乡居民 |
企业 经营者 |
分管领导 |
责任科室 |
|
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情况 |
√ |
√ |
|
|
各分管领导 |
机关各科室 下属各单位 |
|
2.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完成重点工作任务情况 |
√ |
√ |
|
|
各分管领导 |
机关各科室 下属各单位 |
|
3.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情况 |
√ |
√ |
|
|
各分管领导 |
机关各科室 下属各单位 |
|
4.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情况 |
√ |
√ |
|
|
潘 琳 |
开发科 人才中心 |
|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情况 |
√ |
√ |
|
|
潘 琳 戴建忠 朱冰星 |
就业科、养老科、工伤科及相关经办机构等 |
|
6.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勇于担当情况 |
√ |
√ |
|
|
各分管领导 |
机关各科室 下属各单位 |
|
7.党委、政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正风肃纪反腐情况 |
√ |
√ |
|
|
各分管领导 |
机关各科室 下属各单位 |
|
8.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情况 |
|
|
√ |
|
潘 琳 林高苍 戴建忠 朱冰星 |
就业科、劳监科、劳关科、养老科、工伤科及相关经办机构等 |
|
9.机关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办事审批程序、方便群众办事情况 |
|
|
√ |
√ |
郑 潮 |
法规科及相关科室(单位) |
|
10.降低市场准入和创业就业门槛情况 |
|
|
|
√ |
潘 琳 |
就业科及相关科室(单位) |
|
11.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工作 |
|
|
|
√ |
潘 琳 戴建忠 朱冰星 |
就业科、养老科、工伤科及相关经办机构等 |
备注:1.以上依据2024年度省对市绩效管理公众评议指标进行责任分解,2025年省里
若有变动,将相应调整。2.打“√”代表该评议群体有评议该指标。